第八天的行程,決定前往天皇在京都的住處『京都御所』參觀。這天是假日,京都車站前設有旅遊咨詢處供遊客詢問。來到京都的這幾天,都是搭 JR火車或者是搭公車,比較過公車路線,咨詢處的人員建議我們搭地鐵更便利些,於是,就有了在京都第一次的地鐵搭乘經驗。雖然是假日,地鐵烏丸線乘客依然不少。
這次在京都,我們選擇比較隨性的方式,前一天或當天才決定要去哪玩,所以許多景點都沒有事先做功課查詢。京都御所就是這樣,看著門口導覽圖,想說應該很大很好逛......
但是進到內部,走來走去走十幾分鐘,都只看到這樣的圍牆還有石子路。
遠遠看到像門的地方,走過去,什麼牌子都沒有,讓人心中充滿疑惑......
放眼望去都是空曠的石子路,心想,今天走錯景點了嗎?
走了半個小時,好不容易看到一個可以參觀的場所 ~『京都仙洞御所』。入內需事先在網路預約,我們沒有預約,不得其門而入。
『京都仙洞御所』對面,是『京都迎賓館』。『京都迎賓館』顧名思義,就是天皇招待外賓的場所。
外觀看起來很平凡......入內後,有服務人員問我們,是否有預約或購買門票 ? 我們回答沒有之後,服務人員很熱心地解說,說等會有一團要入內,並且找來會說中文的人員來接待我們,問我們要不要入內參觀?
想著如果不入內,今天好像白來了,於是付了一人 2000日幣,決定參加 90分鐘的導覽團,看看這『京都迎賓館』有什麼特別之處?
購票完,服務人員給了我們一人一部中文導覽機 + 耳機。
看完一小段迎賓館介紹影片,通過安檢後,解說員帶著我們來到迎賓館旁,換拖鞋入內參觀。
第一站 ~ 正門玄關。前門由一棵來自福井縣 700年樹齡的櫸樹製成,大門手柄是銅製的。
入內後,地板是經過特殊處理的櫸木,可以避免刮傷。一旁放置著以摺紙為靈感的燈籠,燈籠由美濃紙製成。
穿過走廊,我們來到第二個展間 ~ 聚樂間,聚樂有聚會同樂的意思。
桌上這個花籃,是已故第五代人間國寶 早川尚古齋 的作品。旁邊供貴賓放鬆的紅色安樂椅,是用京刺物製作的,這是一種不使用任何鐵器或釘子的傳統技術。
上圖牆上這個像蝴蝶結的飾品,是蘊含和平心願的 錺金物,用來作為「釘隱」(用以遮掩釘子的裝飾),是以「千代結」為意象,蘊含人與人相連、和平之輪的心願。
接著來到第三區 ~ 夕映廳。這裡是官員的會議室,或作為晚餐餐會的等候室。 由東西壁面的「比叡月映」「愛宕夕照」兩幅織物作品名稱各取一字,故命名此廳室為「夕映廳」。
上圖的飾台,用「描金彩繪」「螺鈿」,以山紫水明為主題,出自人間國寶 北村昭齋 與其子 北村繁 之手。
坐在夕映廳前的迴廊,可以欣賞迎賓館的庭園之美。
接著我們來到『紫藤廳』,紫藤的花語為「歡迎」,這裡是京都迎賓館最大的廳室,如使用圓桌,可以容納120人共同用餐。
壁面裝飾是由日本畫家 鹿見喜陌 作稿,以「綴織」技法織成的織品。織有39種日本草花,作品名為「麗花」。
鋪於地板的「緞通」地毯,則演繹出繪於壁面裝飾之「藤花」飄散之情景。
飾於舞台門上的傳統技能 ~「截金」
門片上的截金是已故 江里佐代子 的作品,使用了金色金箔與銀色白金箔。希望「人與人的邂逅也能如同此作品般」,金銀雙色在不斷交錯中,相互昇華彼此之美。作品名稱為「響流光韻」。
天花板的天井照明,是採用本美濃紙與京指物傳統技能建成之格子光天井。有如連串風箏般的3段燈罩結構,可以上下移動調整高度,變化模式多達15種。
下一區 : 庭園。首先映入眼簾的,是連結東西建築,深具開放感的廊橋。
廊橋天井採中央部較高、兩端較低,有如將船底翻轉之「船底天井」,以吉野杉為建材。四角施以鏤空昆蟲雕刻。
泡桐間 ~
泡桐間設計為提供和食料理的「和式晚餐室」。
釘隱(用以遮掩釘子之裝飾)及襖(日式拉門)等各處,均飾有「五七桐紋」。「五七桐紋」過去為皇室的替代紋章,現在則作為日本政府徽章使用。
最後一區 ~ 和舟。來自海外之賓客,可搭上和舟,享受日本「舟遊」文化。考量到庭池水淺,採用平坦形船底。
整個導覽到這裡結束,整整一個半小時。起初純粹是想找個導覽看看,沒想到進迎賓館後,解說詳盡,迎賓館也真的是處處有巧思,處處讓人讚嘆,很開心有付費進來參觀,有來訪京都的朋友,這個導覽也很推薦來看一看。
離開京都御所,我們搭公車來到『四條河原町』。一下車就看到一整棟的『愛電王 ED-ON』電器用品販售,立馬鑽進去逛逛 ~
門口看到這個小巧可愛的熱水袋,本想買兩個,一個給媽媽,一個自己用。但只剩最後一個,就買回家送給媽媽了。
看著一台台的IH爐,越來越心動。想抱一台回台灣用看看,但這台 Panasonic 的,好像到處都缺貨。
轉個彎,來到 ~ 高島屋百貨。
要是從前,看到這間店,我應該會尖叫並搬走一半商品吧 ! 現在有點年紀,很多鍋碗瓢盆都用不壞,我居然空手飄過......該笑自己定力夠長修為了嗎 ?
出國到日本前,原有的髮夾壞了,在京都高島屋看到同一個牌子,就下手買了。回台灣比價,日本貴一些。但想到日本售貨小姐從頭到尾笑瞇瞇,親切到不行,臨走還送了小卡片給我當禮物,情願多花點錢買笑容,也不想在台灣買。這家的櫃姊,不知道為什麼每次去逛都覺得好像欠她們 500萬的臭臉,然後髮夾送修必須回法國原廠,要修多久呢 ? 答案是:大約一年......(暈)
繼續前行,來到 ~ 祇園商店街。上次晚上來,很多商店都關門了,這次特地下午來,正好逛一逛。
拐進「花見小路」,兩旁建築有日式的古色古香風格 ~ 可惜一路上都沒有遇到藝妓......
花見小路盡頭,是京都最古老的,有800年歷史的佛教禪寺 ~ 建仁寺。
本想進去看看,卻被 Q爸阻止了。這時已是下午四點,我們計劃晚餐要去吃河豚,因為沒有預約,必須早點過去碰運氣看看。
好吧 ! 那就直奔八坂神社旁的 ~ 玄品河豚專賣店。還好提早到,店長雖為難,還是幫我們安插了一桌。所以真的有計劃吃河豚的朋友,還是要預先訂位比較保險。
我們點了兩份「天樂」套餐。
點完兩杯啤酒才發現,有很特別的「河豚魚鰭酒」,想改已經來不及,只能下次有機會再來喝看看了。
第一道 ~ 涼拌河豚皮。十分爽脆,很好吃。
第二道 ~ 薄切河豚生魚片。可以加價改成厚切,但河豚肉蠻有嚼勁的,我覺得薄切化口性更好些。
第三道 ~ 酥炸河豚肉。這道看似普通,但卻最讓我們感到驚豔,比鹹酥雞,唐揚炸雞都好吃一百倍。下次有去,吃得下的話,要另外加點一份,超好吃的。
第四道 ~ 河豚B.B.Q.。這道會有服務人員幫我們烤,不必自己動手。提供三種醬料,記得分別是辣味,蒜味,還有一種忘記了......(金魚腦沒辦法)
河豚肉富含膠質,既Q又香,確實美味可口。
第五道 ~ 河豚火鍋。
上圖右下角帶著金箔,一整碗的膠原蛋白,我以為要當果凍吃。
下一秒,就被服務人員一口氣倒進鍋裡,當湯底煮化了。
河豚肉沾裹桔醋醬,酸香又鮮甜。
火鍋吃得差不多,服務人員開始準備做第六道 ~ 河豚泡飯。這份量讓我記仇地想起之前去吃台北的「橘色涮涮鍋」,明明點了兩人份,附餐卻只給我們一份泡飯,很貴的餐廰,餐點與服務卻不到位......
很好吃很好吃的河豚泡飯,看著照片,又想再飛京都了啊......
飯後甜點 ~ 柚子冰淇淋。這個也是酸甜適中,非常好吃。
餐後,才會送上熱茶,十分舒服又美味的一餐。一人8000日幣的套餐並不便宜,但服務與食物都有到位,我覺得很值得。畢竟在台灣,要找到河豚與會料理的師傅並不容易,同樣的餐點,在台灣應該要雙倍以上的價格,所以來到京都想嚐鮮,也很建議排上吃河豚的行程。
吃飽喝足,在路邊便利商店,買了一瓶京都限定的「祇園」小清酒。然後再買兩隻鯛魚燒回去當今晚甜點。
雖然每晚幾乎都有在伊勢丹百貨超市買水果,但都挑最便宜的。眼看著旅程近尾聲,決定買一串 Q爸愛吃,貴貴的日本葡萄犒賞他。
今晚很奢侈的宵夜甜點 ~
那個葡萄很貴又很甜,本想分兩天吃的,誰知Q爸吃得滿意,一晚上就把它 KO了.....
他吃得開心,我想著回家面對帳單時,心默默在淌血.......